果不其然,大阿哥还有下文。
“二弟也是太不象话了,把皇阿玛气成这个样子,而且居然到现在还不知错,他也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,让咱们整个皇室都跟着丢人,这不只是他自己大失人心的问题,皇阿玛的声望也险些因他受损了,可他却还是对皇阿玛多有怨言,”大阿哥对康熙说了一通二阿哥的坏话后,又摆出一副为康熙分忧的样子,“儿臣知道皇阿玛现在对二弟已经恨之入骨,今欲诛胤礽,不必出自皇父之手!”
大阿哥此话一出口,康熙先是一愣,随即心中涌起了极度的愤怒,但是他却并没有马上发作,而是在思忖大阿哥为何会有此种举动,就算是他与废太子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骨肉情谊,可也不应该会如此愚蠢吧。太子已经被废了,在这个时候大阿哥只要静待事情的发展,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了,这个时候出来说要杀太子的话,不是徒然惹得康熙不高兴吗?大阿哥就算蠢,也不会蠢到如此地步吧?莫非是他们本来就有打算要对太子不利?参与其中的除了大阿哥以外,还会有谁?
要说康熙还是了解自己儿子的。没错,大阿哥虽然不甚聪明,但也不算太笨,他之所以会有如此做法,也是其来有因的。
因为太子的暴戾,有不少人与其反目。这帮人得罪了太子,自然不希望他能顺利上位,那样他们可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,所以纷纷投靠了大阿哥和八阿哥,希望能储位易主,这样他们不但可以保住性命,而且还有拥立之功,新君继位后必定是前程似锦,由此也就引出了张明德此人。
张明德是个相士,在京师也算是小有名气,给很多的王公大臣们相过面,而之所以会与大阿哥牵扯上,则先是因为顺承郡王的长史阿禄将他荐给了顺承郡王布穆巴,然后被赖士看到了,就将他唤到自己家中看相,然后又被镇国公普奇看到了,就让他把张明德送往自己的府上去。
这个普奇可是被皇太子殴打过的,张明德听说后,就自告奋勇的说要去谋刺太子,普奇也就动了心思,张明德从普奇家回到顺承郡王府,还想拉顺承郡王入伙,只是顺承郡王布穆巴与太子并没有什么过节,自然是不会答应的,随后还将此事告诉大阿哥,大阿哥听后对布穆巴说“你先别乱讲,这事我来陈奏,你先把这人找到后送到我的府上。”
张明德见到大阿哥,自然又是一通吹呼,那可真是有大不说小,说什么“皇太子罪戾,若遇我当刺杀之”,还有“有异能者十六人,当招致两人见王”。
这边大阿哥还没有所动作呢,那个普奇又将这张明德推荐给了八阿哥,张明德早就听说了八阿哥名声甚好,想以此为进身之道,故而一见面,就投其所好,说八阿哥“丰神清逸,仁谊敦厚,福寿绵长,诚贵相也。”并将他的刺杀计划又老调重弹了一番,说“皇太子凶恶已极,彼有好汉,可谋行刺”。
这时八阿哥正在为康熙对太子的偏心而烦恼呢,本来他是想着只要太子一直坏下去,康熙早晚会废了他的。可是看太子的行径越来越放肆,杀云锦,打大臣,种种恶行,康熙明明是知道的,却总是袒护,照这么下去,自己想要得大宝岂不是没有希望了,再加上康熙入冬以来,身体多有不适,万一要是有个好歹的,那时自己再下手可就晚了,因此听了这张明德的话,也有些动心了。
只是他不想由自己出面来做这个事,就跟九阿哥商量,要鼓动十四阿哥出头,反正因为云锦的事儿,十四阿哥对太子已经不满很久了。
只是这时的十四阿哥已经不是前几年可以被他们当枪使的人了,他在九阿哥府里听了张明德的话之后,断然说道,“此事甚大,尔何等人,乃辄敢出口,尔有狂疾耶?尔设此心,断乎不可”,八阿哥和九阿哥见状,只好也假做生气的将张明德赶了出去。
但是八阿哥这边前脚赶走了张明德,大阿哥后脚就将他找了去,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大阿哥下定了决心,想要谋害太子,张明德见他有意,就又开始吹嘘“我有朋友五人,此五人能抵杀数百人,可翻越如城之高墙,可进入四五十人群行刺”,大阿哥却是相信了他真有这个能力,于是就和他约定,务必于十月初旬将其好友约入京城,实施行刺的计划。
结果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,刚到九月,太子就被废了,大阿哥自然是欢欣鼓舞,可张明德却不知道这事儿,还是依约来找大阿哥,并说“我与诸友相约,十月十五日到来。”
只是他这次的到来,带给大阿哥的却不是喜悦,而是忧虑,他担心这个事儿让其他的兄弟们知道了,去告发自己,那可就麻烦了,毕竟当时为了能够拉到更多的人去谋划,知情者甚多,那些兄弟们都不是白给的,很容易就会查出来的,所以他赶紧找来众人商议,大家一致认为,“此事,不可隐匿,一旦为别处举发,为我等不利”,还是自己先去康熙面前备案比较好,但一定要“巧为具奏”。
于是就有了大阿哥跟康熙说什么“胤礽所行卑污,大失人心。相面人张明德曾言胤禩后必大贵。今欲诛胤礽,不必出自皇父之手”之类的奏言,他这么说的本意不过是想把杀太子的意思说成是出自圣躬,